刘晓波本来是反对者,但是进入了学运场面就情不自禁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说东道西 ] [ 帮助 ]
 
 
 
送交者: 名词解释   于   October 06, 2001:
In Reply to: 俺敢说纯理论的讨论道德问题是永远没有结果的 posted by 随便 on October 06, 2001:
我对刘晓波这个人的感觉是:他不是煽动学生的人,相反他是被轰轰烈烈的场面煽动得失去他原有的冷静而越出了他自身的旁观理性的人。
在这种场面,能够抵制心灵内外共鸣着的非理性诱惑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因为事先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看成精英而在广场上被同样地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看成精英的学生拒绝了的那些戴晴们。
六四发生的时候我在国外。六三日事件之前,我一直对这场学运持有类似于戴晴的那种反对态度。但是六四日之后,我无话可说,因为良心使我无法再对学生有什么批判态度,唯有那种纪念刘和珍君式的愤懑了。
反过来看,流血前虽然我自己是持有类似于戴晴的那种反对态度,但是如果我自己当时也在广场上成为了一个“被学生接受为其中一员”的溶入者,我又会怎样?无疑我也会象刘晓波一样对自己说,就算是非理性也让我服从良心吧。
虽然人的良心起一定作用,但是那种场面的宗教感会让人把非理性的情绪排泄冲动也误认为是完全的良心呼唤。
(在一九八六年冬天的上海,我自己也是因为进入了场面而在态度上从一个旁观理性的“批判者”而成为了一个非理性地投入的“良心服从者”。)
 
 
 
 
 

跟贴: